這里半邊山,半邊海。半山守住的是五千年文化傳統,中原文化、閩越文化相互激蕩,閩南文化在此孕育;半海開辟的是世界交流,過臺灣、下南洋、闖世界,向海步履千年不輟。
馳騁千里的商船、背井離鄉的番客、心懷故土的文人、繚繞兩岸的香火、走出國門的木偶……千百年來,從這里出發的人與物,如同海上的信使,將閩南文化傳播到全球各地。
從九龍江到太平洋,這座古城與世界的對話如潮汐季風,綿延千年,生生不息。
2008年的一天,英國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發現一幅讓世界為之轟動的中國明代彩繪地圖。令人驚奇的是,航海圖上許多條曲折的航線,都指向福建沿海的一處海域,匯聚于一個始發點。
這個點就是古月港,漳州古城的出海口。
大航海時代,這個港口何以吸引全球目光?此后數百年里,它又如何與世界對話?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到這座東南沿海的古城。
這里半邊山,半邊海。半山守住的是五千年文化傳統,中原文化、閩越文化相互激蕩,閩南文化在此孕育;半海開辟的是世界交流,過臺灣、下南洋、闖世界,向海步履千年不輟。
馳騁千里的商船、背井離鄉的番客、心懷故土的文人、繚繞兩岸的香火、走出國門的木偶……千百年來,從月港出發的人與物,如同海上的信使,將閩南文化傳播到全球各地。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提出,發揮泉州、漳州閩南語地區臺胞主要祖籍地優勢,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閩南文化與世界的交流,早在遙遠的年代就已埋下種子。
出海之帆:大航海時代的“世界之窗”
海風輕拂、浪濤低吟,銀色的月光籠罩著九龍江入海口,這個港口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有著月牙般的輪廓。
1567年,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它取代了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成為東南沿海海洋貿易中心,西方航海圖上開始出現一個名叫Chincheo(漳州)的城市。
“月港的興起,與明代的海禁政策有關。這一政策與沿海居民自由貿易的需求相背離,也和世界海洋貿易的發展相脫節,導致東南沿海倭亂連連。”漳州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涂志偉說,在“開海”與“禁海”兩股勢力的博弈下,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在月港開放“洋市”,月港從違禁的走私貿易港口轉變為合法的民間私商海外貿易港。
中國海洋大門的重開,與由歐洲人發起的大航海時代幾乎同步,隨后的兩百多年里,東西方財富在這條漫長的航線上形成對流。
月港繁榮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產由此直通異域,換來數之不盡的白銀。隨著返航的商船,天南地北的香料、珠寶、農作物也源源不斷地運抵月港,等待聚散。甘蔗、煙草、花生、甘薯在這一時期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漳州城內百工鱗集,機杼爐錘交響……
“大量外國白銀從月港流入中國,給明政府帶來巨大的關稅收入,月港因此有‘天子南庫’的美譽。”漳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李和安說。
伴隨閩商的出海步伐,閩南文化也在四海生根。2018年,漳州籍海洋考古與海洋社會學學者許路,把一份閩南語手稿從西班牙帶回漳州。這部17世紀初由西班牙傳教士編撰的《西班牙漢文(閩南語)辭典》,向世人揭示了400年前閩南語在馬尼拉的風靡。
這本辭典用羅馬拼音對大約2.1萬個詞條進行了閩南語注釋,其中出現了漳州府、開元寺等地名。“由此可窺見,當年外國商人正是憑借這樣一份羅馬拼音注釋來學習閩南語的。”涂志偉說。
這并非孤例,今天,許多國家的語言里仍存留著“閩南的風味”。菲律賓的他加祿語中有幾百個詞匯來源于閩南方言,如“Bihen”(閩南語米粉)、“Hebi”(閩南語蝦米)、“Pansit”(閩南語扁食)等,歐美地區也將茶稱作“Tea”,與閩南語讀音“te”相近。
漳州窯是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另一張名片。在漳州市博物館,數個世紀前的瓷器靜靜躺在展柜內,它們的紋理質樸而簡約,或是山水、神獸等中華傳統紋樣,或是阿拉伯文字,土與火相生而成的器皿,曾是大航海時期的“絲路使者”。
李和安等人告訴記者,作為風靡世界的中國瓷之一,漳州窯在遙遠的東南亞和歐洲掀起風潮,并將“中式生活”和“東方審美”帶到當地。平民百姓用瓷碗代替芭蕉葉,用上了安全衛生的飲食工具,貴族們則將大件瓷器視為身份財富的象征,用于婚禮喜慶或家庭裝飾。在這一過程中,瓷器上附著的龍鳳麒麟、傳統故事、吉祥文字等東方元素,也“隨風潛入夜”,進入萬千異國家庭。
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海外貿易的興盛相互激蕩,推動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異域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一個多元、兼容、開拓、進取的閩南文化體系至此開始對話世界。
游子之衣:僑批里的故鄉與他鄉
當歷史的腳步來到清朝,月港逐漸走向沉寂,但閩南與世界的對話并未中斷。
彼時,閩南人沿著海外貿易航線移居東南亞已漸成氣候。到了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爆發,堅船利炮轟開了清王朝的大門,更多人為求生計,踏上“下南洋”的漫漫征途。
1869年,九龍江北岸流傳村,距離月港不遠的地方,17歲的少年郭有品登上了船,面對未知的旅程,他將一小包米和泥土裝進行囊——在閩南習俗里,遠行之人可以以此克服異國他鄉的水土不服。
這抔故土也預示著他與家鄉割舍不斷的聯系。1880年,郭有品首開先河,創辦了天一信局,承辦閩南與南洋之間的銀信傳遞業務,這是我國最早的民間國際郵局,官辦的“大清郵政”誕生還是16年后的事兒。
“當時一封信從東南亞出發,七天就能到達漳州。”郭有品第五代孫郭伯齡說,業務最繁盛的時候,天一信局設立了26個分局,覆蓋除老撾以外的其他東南亞國家。
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這些家書如同珍貴的越洋電話,將相隔千里的兩地緊密相連。有的僑民不識字,便會畫上烏龜、寺廟等來作為“暗號”,有的年關將至又囊中羞澀,信局會幫忙墊付匯款幫其家人渡過難關,方寸尺素背后常有道不盡的守望相助往事。
浩浩蕩蕩的南洋移民潮中,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從未中斷。“僑民們帶著中華文化到達東南亞,在那里復制了一個又一個‘閩南城’。發跡之后,他們第一件事便是建設海外華文學校,聘請閩南語老師講授四書五經、孔孟之道。”郭伯齡說,1898年,天一信局還在流傳村建立小學,村里學童免費入學,教師食宿、薪金由信局提供。1928年天一信局停業后,家族仍每年為流傳小學提供2400元銀洋的辦學經費,直至新中國成立后移交公辦。
今天,這段歷史早已淹沒在煙波里,但行走在九龍江畔,望著那些因僑批壘砌而成的宗祠、家廟和學校,曾經紙短情長的故事又呼嘯而來。
作為福建著名僑鄉,漳州市擁有海外僑胞150多萬人。有關僑批的故事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成為人們了解閩南文化的一扇小小窗戶。
在漳州古城芳華里的小巷中,坐落著一家公益性私人僑批展館——南風僑批館。展館面積不大,逼仄的空間里展示著從各地收集來的僑批、貨幣等物件。這些走過萬水千山的信,殘留著海潮的氣息,字里行間,有家長里短的綿綿細語,有救亡圖存的報國之志,但無論書信長短,大抵都離不開“賺錢”與“回家”這兩個主題。
58歲的館長林南中從學生時代開始收集這些老物件。起先,他只是被僑批上新奇的郵票所吸引,后來,他開始嘗試了解每封信背后的故事。“例如,在黃開物寫給妻子的400多封信里,有勸妻放棄裹腳、勸兄弟剪去小辮的進步思想,也有參與家鄉小學建設的桑梓之情,每個信件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林南中說。
多年來,林南中收藏了2000余件僑批。在他看來,這些不起眼的家書就像一片片拼圖,它們共同拼湊出一個閩南文化影響下的僑胞形象,他既有劈波斬浪、愛拼敢贏的海洋性格,也帶著耕讀傳家、心系桑梓的中原文化印記,一如這山與海交錯的故土。
文人之聲:將心頭的家鄉說給世界
幾年前,“且行且珍惜”一詞風靡網絡,鮮為人知的是,它出自文學大師林語堂之筆。
1936年,《辭海》問世,身為主編,當夢寐不忘的家鄉一次次出現在林語堂的腦海時,他不禁提筆寫下“看山思水流,觸景進鄉愁……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林語堂的故鄉在漳州。如同魯迅之于紹興,沈從文之于鳳凰,今天,閑適幽默的林語堂被視為漳州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
九龍江的水何以孕育“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學大師?故事的原點還要回到1567年。月港開放后,西班牙、葡萄牙傳教士紛至沓來,此后若干世紀里,儒家思想和西洋文明在這片流域交匯,造就了一個集合中外風物的城市。
1895年,林語堂出生在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他的父親是一名牧師。10歲那年,林語堂告別鄉野,此后赴廈門、闖上海、留學歐美,他用英文所著的《吾國與吾民》和《生活的藝術》在美國文壇紅極一時,為世界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他也被譽為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
“故鄉的文化給了林語堂最初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滋養,他會講閩南語,愛吃閩南菜,了解閩南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其作品處處體現著閩南文化元素。”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鄭少茹說。
在《茶與交友》里,林語堂詳細描繪了閩南人泡功夫茶的過程:“茶須現泡現飲,泡在壺中稍稍過候,即會失味。”
在《記舊歷元旦》一文中,他有感而發,“我一聞到水仙的芬芳,就聯想到春聯、年夜飯、鞭炮、紅蠟燭、福建橘子、清晨拜年,還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緞袍。中飯時,由水仙的芳香,想到吾鄉的蘿卜糕。”
……
林語堂曾說:“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閩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終身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他寫了60多本書、上千篇文章。這位喝著九龍江水長大的世界文學巨匠,以亦莊亦諧的方式將閩南文化推向世界。
今天,穿過漳州古城僅存的一條古石板路,路的盡頭有一座閩南石厝。屋內便能“遇見”林語堂,他的雕像、照片以及手稿與往來游客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生活的藝術”與古城的“慢時光”相映成趣。
這是近年來古城新建的林語堂、許地山、楊騷文學館,三位文學大師都在閩南文化熏陶中成長,又通過筆尖向世界講述心頭的閩南記憶。
1895年,甲午海戰后,許地山隨父親從臺灣歸宗漳州。這個拼搏開拓、商業發達、繁榮富庶的閩南濱海之城影響了他一生,多年后,影響幾代人的《落花生》出爐,文章的靈感正是源自漳州的生活——漳州人將花生稱為“落花生”(lua xin),自明朝經月港進入以來,這一食物就時常出現在閩南人的餐桌上,寄托著人們對“好事發生”的期許。
許地山的侄孫許鋼,長期致力于《許地山全集》的整理編輯和閩臺文化發掘。“伯公的作品里常帶著閩南文化的印記,例如,《商人婦》中的閩南地名‘青礁’‘角美鴻漸’,漳州話‘注神’‘過番’等。”許鋼說,借助文學作品,閩南文化以另一種方式向外傳遞——多年來,《落花生》一直是臺灣中小學教材的經典課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海峽兩岸青少年。許地山作品還被翻譯成日語、俄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語種在全球傳播。
歷史上,漳州文風昌盛、書院眾多,人們對閩南文化的熱愛,源于血脈、溢于言表、見于生活。如今,走進古城新建設的漳州閩南書院,一場場閩南文化講座輪番登場,年輕人在文化自信中得到豐厚滋養。
“文學記憶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構成和文化自信的載體。”漳州市作協主席陳子銘說,無論是“向上望,向前行”的“落花生精神”,還是閑適平和的“語堂生活哲學”,都是閩南人文精神的生動寫照,漳州的城市形象在作家的筆觸里熠熠生輝。
城市之光:千年閩南文化再出海
夜晚,漫步漳州古城,唐代的街、宋代的廟、明清的石坊、民國的商鋪,層層疊疊,影影綽綽,千年時光仿佛在建筑上留下了年輪。迎面望去,三五外國友人好奇地望著掌上木偶表演,恍惚間,歷史上那個中西碰撞的古城又撲面而來。
在閩南書院欣賞薌劇表演,到漳州文廟邂逅傳統的開筆禮,漫步古街感受“白墻紅瓦燕尾脊”的閩南特色建筑……今年4月,來自俄羅斯、意大利、美國等國家的19位海外漢學家走進漳州古城,沉浸式體驗了漳州的歷史文脈。
“在古城,我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中國文化,特別是傳統閩南文化中的一些非遺傳承,通過直播等形式向海外的朋友介紹這些中國特有的文化,一定會很有趣。”“中國有約·相約福建”國際媒體采訪團成員、土耳其籍自媒體人Neslihan Kilavuz說。
近年來,漳州啟動“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持續推動閩南文化保護傳承、活化運用,點亮一盞,照亮一片,以文塑城,以文興城。越來越多外國友人走進古城,學說閩南語、唱閩南歌,成了“閩南通”。
而在大洋彼岸,閩南文化出海的故事仍在書寫。今年春節期間,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四位漳州木偶劇團的成員漂洋過海,帶著《大名府》《兩個獵人》《指掌乾坤》三出布袋木偶戲,與法國民眾共度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年”。
“67年前,布袋木偶戲的經典劇目《大名府》就是在巴黎瑪利尼劇院誕生的,它見證了中法兩國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漳州布袋木偶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黎暉說。
1957年,中國皮影木偶劇團出訪歐洲,由于外國觀眾聽不懂中文唱詞,老一輩藝術家們臨時決定著重表演技術動作,由此改編創作了經典名劇《大名府》。“后來這部臨場發揮的劇目深受外國民眾喜愛,并在此后半個多世紀在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演出。”陳黎暉說。
“福建土樓活化利用”建筑模型主題展覽亮相法國建筑博物館,漳州大鼓涼傘走進美國高中……今年以來,“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頻頻出海,架起溝通和友誼之橋,帶著充滿“閩南風”的節目相繼走進歐美、東南亞等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大洋彼端,閩南文化架起民間交流的橋梁;海峽對岸,閩南文化為游子照亮回家的路。
6月18日,在福建第二大海島漳州東山島,第三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開幕,近千名臺灣嘉賓參加,為近年來參會臺胞人數之最。
一場節慶何以吸引眾多臺胞跨海而來?據傳,盛唐時期,大唐將領陳政、陳元光父子從河南固始出發入閩開拓閩南,建置漳州,駐軍東山。為安撫將士,軍隊從家鄉引來關帝香火。此后數百年間,伴隨墾荒、班兵、商貿,關帝香火不斷分靈過海峽。作為關帝文化從中原走向臺灣的“碼頭”,東山關帝廟被近千座臺灣關帝宮廟共認為香緣祖廟,每年晉香謁祖者不計其數。
“就像放風箏,盡管風箏在外面飄,但拉線的那一頭在大陸。”東山縣博物館原館長陳立群表示。
開漳圣王、保生大帝、天公、媽祖、三平廣濟祖師……在海峽兩岸,無數廟宇和信俗如星辰般散落在城市山間,它們記錄著族群歷經千年的遷徙,寄托著遠行之人對原鄉的思念。
“在兩岸交流中,閩南文化是極具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紐帶。”漳州市委副書記吳衛紅表示,漳州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漳臺兩地“祖同宗、神同脈、文同源、語同音、曲同調、俗同風、食同味”。近年來,漳州市深入實施閩南文化(漳州)創新發展工程、涉臺文物保護工程、親情鄉情延續工程,祖地文化對臺影響力不斷提升。
站在九龍江入海口,夜幕下點點星光亮起,曾經帆檣云集的港口,早已被高樓大廈包圍。那些從港口出發的商人、文人和游子,過臺灣、下南洋、闖世界,消失在遙遠的海平線,直到數個世紀后,風里飄來遠行之人的故事。
從九龍江到太平洋,這座古城與世界的對話如潮汐季風,綿延千年,生生不息。
(本報記者吳劍鋒 周義)